在世界所有的高爾夫球用品制造商當中, 有兩項技術只有本間高爾夫才能掌握到的,一是把高爾夫球桿桿頭鍍金, 二是將為增加持久性而進行電鍍的桿頭再鍍金, 然后為這種桿頭進行大量生產(chǎn)之技術。
球手們夢寐以求的HONMA鍍金球桿,使球桿由運動用品的領域中走到藝術品的領域裹,當中經(jīng)過多次反復試驗才得以成功。
1984年, 阿部沒有在自己所屬的鍍金部大樓里工作,而是一直埋在其它地方全神貫注地用嘖砂器去試驗到底鐵桿桿頭要做多厚的電鍍, 才可以抵受與地面之間的磨擦和碰撞。他將其它公司的鐵桿桿頭一個一個地放進嘖砂器, 計算多少秒后電鍍會脫落, 然后將結果記錄下來。接著, 他又將HONMA具不同電鍍厚度的鐵桿頭放進嘖砂器,將電鍍開始脫落的時間記錄下來。他不斷地重復這個單調(diào)的工作, 終于, 他找到了所有產(chǎn)品之中最具持久性的鐵桿桿頭電鍍層, 然后再設定一個比它更加高的持久值, 作為HONMA的標準。
翌年, 日本在美國簽署的廣場協(xié)議, 日元匯率急升, 政府實施低利息政策, 令日本經(jīng)濟進入股市和地產(chǎn)市道興旺的泡沫經(jīng)濟時期。對時代的轉(zhuǎn)變具敏銳觸覺的本間創(chuàng)立人, 命令阿部制造“鍍金的鐵桿桿頭”。
一般而言, 鐵桿桿頭的電鍍由- 銅、鎳和一接觸空氣便會形成保護膜的銘等三層物料所形成。本間高爾夫最初也是制造擁有這三層電鍍的鐵桿。但是, 由于銘有能夠制造出保護膜的特性, 就像水跟油不能相融, 所以在銘上面不可以鍍金。
“這是不可能的??!”根據(jù)電鍍的常識, 阿部這樣想。但是, 他并沒有立即放棄,開始尋找有關的書籍,進行各種調(diào)查。
正當萬念俱灰的時候, 他突然在手上的小冊子內(nèi)發(fā)現(xiàn)了曙光:“筆鍍”。
所謂筆鍍, 就是將電鍍液浸入貼在一根棒上的毛布物, 然后, 一方面讓正電流通過毛布物, 另一方面卻讓負電流通過需要電鍍的那一邊, 接著重復涂抹毛布物讓電鍍產(chǎn)。這樣的話, 可用帶有酸性的筆去溶解施行了銘電鍍之桿頭的一部分, 然后在上面鍍鎳, 最后再鍍金。但是, 筆鍍是雖要用人手一步一步地去做, 為一個桿頭鍍金, 要花上20分鐘的時間, 因為鍍金是一項極度講求集中力的工作, 所以一天之內(nèi), 每個人最多只能為十個桿頭進行電鍍。而當時只有幾個人做鍍金的工作,單憑他們根本無法應付市場對鍍金球桿的需求。
但阿部相信, 用筆鍍這種方法應該也可以大量生產(chǎn)。于是, 他在研究室的一角落設置了一個小水槽, 搜集了不同種類的酸性化學物, 開始進行實驗。他試了很多種方法, 例如改變酸性的濃度、混合比例和時間等等, 然后詳細地將結果記錄下來。把測試中外觀較好的桿頭放進嘖砂器再試驗, 結果卻又不能保持其持久度。其它發(fā)覺如果酸性太強, 雖然可以化解銘, 但是又會令球桿留下被化學物溶解后的痕跡……經(jīng)過幾個月的反復試驗, 他終于找出最合適的酸、最佳的濃度、混合比例和時間。
1992年, 沉默寡言的阿部, 面帶笑容地說: “生產(chǎn)量由一天數(shù)十支變?yōu)橐惶?,000支,”這時期就好象經(jīng)濟泡沫的高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