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電鍍工藝的第四步:敏化
一、敏化的目的:
為后續(xù)化學鍍提供一個催化作用,促使后工序化學鍍在素材表面發(fā)生還原反應,析出金屬。
二、敏化的原理:
利用氯化亞錫對氯化鈀的還原作用,以四價錫離子與金屬鈀形成膠體狀絡合物。使金屬鈀吸附到非金屬表面,然后在清洗過程中使金屬鈀顯露出來,形成鈀的金屬核成為化學鍍鎳的催化劑。
三、重點注意事項:
1、在正常的催化液中,氯化亞錫對鈀離子的還原,形成了膠體鈀和錫酸膠體,此時錫酸膠體是鈀的保護體,使膠體鈀活化液穩(wěn)定。要經(jīng)常保持錫離子過量和有足夠的酸度。
2、酸度越高,活性越好(HCl:250ml/L-300ml/L),當PH值在2以上時,氯化亞錫易水解成四價錫及氫氧化錫,使藥液混濁呈白色,最終造成鍍液分解。
3、溫度越低,活性越好(控制在25℃左右為宜)。
4、鉻含量不能超過500PPM,它會影響鈀離子的沉積速度,過高時易使鍍液分解。
5、活化液活性差、活化后清洗過度也可能引起結合力變差。
四、控制不當,可能產(chǎn)生的不良及影響:
1、酸度太低會造成活性低,在電鍍不良中就表現(xiàn)出“漏鍍”,而且會造成氯化亞錫水解成四價錫,藥水慢慢失效,最終可能造成報廢。
2、酸度太高會造成鹽酸揮發(fā)嚴重,影響車間空氣,將給電鍍產(chǎn)品帶來不確定性的不良隱患。
3、敏化前水洗不干凈(藏“黃水”),造成掛具位置或盲孔位置漏鍍。還將造成六價鉻積累,達到一定程度還將造成鍍液報廢。
4、敏化時間太短,造成膠體鈀吸附不夠,將造成漏鍍。
5、敏化時間太長,將造成阻鍍位置或電鍍掛具上鍍,影響電鍍質(zhì)量。
6、注意保持車間通風,防止空氣中形成“鉻霧”,有“鉻霧”必有黑點漏鍍。
7、敏化藥水一定要檢測藥水的活性,否則加再多的鈀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電鍍效果。
五、特別說明:
1、敏化之前已經(jīng)省去“中和”“預浸”等工序;
2、中和與預浸的主要目的都是盡量除去六價鉻及減少六價鉻的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