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點
1、鍍層與基體結合力好,能在鋼鐵件上直接鍍而無需預浸或預鍍。
2、允許陰極電流密度(DK)范圍寬(1.0~3.0A/dm2)與氰化物鍍銅工藝相
當。
3、鍍液深鍍能力、電流效率與鍍層外觀細致光澤性優(yōu)于氰化物鍍銅工藝。
4、鍍液成分簡單、穩(wěn)定、維護方便。
5、無氰,操作安全,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可取代氰化物鍍銅工藝。
二、 工藝規(guī)范
CuSO4.5H2O
[或Cu(OH)2.CuCO3 ]
HP絡合劑(電鍍專用、≥50%)
30 ~ 40 g / L
14 ~ 20 g / L
160 ~260g / L
K2CO3
CuR-1添加劑
PH值(用KOH調節(jié))
陰極電流密度(DK)
溫度(T)
陰陽極面積比(SK :SA)
陰極移動或空氣攪拌
陽極材料 : 壓鑄的電解純銅板
(說明:HP絡合劑分子量:206.0)
40 ~ 60 g / L
20 ~ 30 ml / L
9.0 ~ 10.0
1.0 ~ 3.0 A /dm2
30 ~50 ℃
1 :1 ~ 1.5
三、 鍍液的配制
按需要稱取HP(絡合劑),用水稀釋至總體積的60 %左右,逐漸加入濃的
KOH溶液(KOH要緩慢加入,以防止中和放熱反應過分激烈),調節(jié)PH值至8左右。然后加入所需銅鹽[CuSO4.5H2O或Cu(OH)2CuCO3 ],攪拌溶解后加入導電鹽K2CO3。待全部溶解后,如PH值偏低,可加入KOH調節(jié)PH值至9~10之間。然后加入添加劑CuR-1(20~30 ml),最后加水稀釋至所需體積。
四、 鍍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工藝條件的影響
1、銅鹽
銅鹽可用堿式碳酸銅[Cu(OH)2CuCO3]或硫酸銅(CuSO4.5H2O)。Cu2+的濃度與允許電流密度和分散能力有關。為了使允許電流密度、分散能力和沉積速度等性能均達到實用要求,經試驗Cu2+含量在8~12g/L之間為宜。鍍液中Cu2+濃度過低,光亮范圍縮小,允許電流密度下降;Cu2+過高,分散能力降低。
2、HP(絡合劑)
HP是鍍液中Cu2+的主絡合劑。在鍍液所確定的工藝范圍內主要生成HP/Cu2+摩爾比值為2的絡陰離子—[Cu(HL)2]6—,其組成和結構已經研究測定。鍍液中HP含量在保證與Cu2+充分絡合的條件下還必須有一定量呈游離狀態(tài)。研究的結果表明: 當鍍液中HP/Cu2+克分子比在3~4 :1范圍內、PH值在9~10范圍內所獲得的銅鍍層與鋼鐵基體結合能力好,外觀細致半光亮;如HP/Cu2+克分子比值太低,鍍層光亮區(qū)范圍縮小,分散能力降低并且影響結合力,陽極也易鈍化;HP/Cu2+克分子比值太高,鍍液陰極電流效率低,沉積速度慢,鍍液成本也相應提高。因此,當鍍液中Cu2+含量在8~12g/L時,HP(100%)的濃度為80~130g/L為宜。
3、碳酸鉀
碳酸鉀是導電鹽,能提高鍍液導電率和分散能力。根據試驗結果,K2CO3含量一般在40~60g/L為宜,含量太高會縮小鍍層光亮區(qū)范圍。
4、CuR-1添加劑
CuR-1添加劑主要作用是擴大允許陰極電流密度(DK)并提高整平性能。鍍液未加CuR-1添加劑時,最大允許陰極電流密度為1.5A/dm2;加入CuR-1添加劑后最大允許陰極電流密度能擴大至3.0A/dm2。配槽時CuR-1添加量為20~30 ml/L。補充添加量可根據允許電流密度變化,利用赫爾槽試驗確定。CuR-1添加劑的消耗量為100~150ml/KAH。
5、PH值
HP與Cu2+生成的絡離子狀態(tài)視鍍液的PH值而定。根據試驗結果,PH值要求控制在9~10之間為宜。PH值過低易產生置換鍍層,而且分散能力變差;PH值過高,赫爾槽試片光亮區(qū)范圍縮小,鍍層色澤變暗。鍍液調整PH值時,一般調高PH值用KOH,調低PH值可用HP絡合劑(酸)。
6、溫度
根據試驗結果,鍍液溫度在30~50℃ 的范圍內均能獲得結合力良好的銅鍍層。但鍍液溫度會影響鍍層外觀光澤性和分散能力。如溫度控制在45~50℃時比控制在30℃時鍍層光澤和分散能力均提高。但若溫度過高(>50℃)則能源消耗大,槽液揮發(fā)量也大。故鍍液溫度應視具體要求而定,一般以不超過50℃為宜。
7、陰極電流密度(DK)~
根據試驗結果,上述基本鍍液配方在未加CuR-1添加劑時允許電流密度范圍在1.0~1.5A/dm2。實際允許電流密度大小還決定于鍍液的溫度和陰極是否移動。一般在溫度為45℃、采用陰極移動(15~25次/min)時,允許電流密度的上限可達1.5A/dm2;加入CuR-1添加劑時的鍍液允許陰極電流密度上限可擴大至3.0 A /dm2。
8、陽極
陽極采用純度高的軋制銅板較好。為盡量避免陽極泥污染鍍液,影響電鍍質量,陽極最好采用尼龍?zhí)装e円褐蠬P/ Cu2+摩爾比降低或陽極面積較陰極面積比例過小均易使陽極鈍化。一般陰極面積與陽極面積比例(SK :SA)要求控制在1:1.0 ~ 1.5??筛鶕婂儗嶋H情況進行調整。
五、 鍍液的維護和管理
HP鍍銅新工藝的特點之一是能在鋼鐵件上直接電鍍,獲得結合力良好的銅
鍍層,無需預鍍。這是其它無氰鍍銅工藝不易做到的。但保證結合力良好是有條件的。要保證銅鍍層與鋼鐵基體結合力良好,電鍍時必須避免產生疏松的置換銅鍍層和鋼鐵件表面處于鈍態(tài)。為此,一定要注意做到:
(1)避免鍍件前處理不良,避免表面油污未除凈以及經鹽酸活化后必須清洗干凈,避免酸液殘留鍍件表面。
(2)鍍液的PH值要保持在9~10之間。
(3)鍍液中HP/Cu克分子比要在3~4 :1的范圍內。
(4)電鍍時特別要注意起始陰極電流密度(DS)不能太小,必須達到能使鋼鐵件表面處于活態(tài)。對于HP-Cu鍍液來說一般DS≥1 A/dm2時就能保證良好的結合力。如電鍍時DS太小,例如DS為0.2 A/dm2,則不能使鋼鐵件表面鈍態(tài)轉化為活態(tài),獲得銅鍍層結合力就差。
為維護鍍液的正常工作,使之少出故障,在管理中應注意做到:
(1) 定期分析鍍液各主要組分,以便及時調整各項成分在正常工藝規(guī)范內;
(2) 定期過濾鍍液,電鍍過程中銅陽極會產生陽極泥,雖然陽極有護套,但
細小的“銅粉”仍然能進入鍍液,因此,要定期過濾除去。
(3) 控制陰陽極面積比。生產過程中需要根據陰陽極面積及時調整成比例
的陽極面積。當陽極面積大大超過陰極面積時鍍層表面會產生“毛刺”,使鍍層質量下降;如陰極面積大大超過陽極面積,則陽極處于鈍化狀態(tài),會引起陽極大量析氧破壞HP,并使鍍液Cu2+含量降低,導致鍍液成分比例失調。
(4)控制鍍液的PH值。HP-Cu鍍液的PH值一般很穩(wěn)定,但是工作中的某些因素也會使PH值變化。電鍍前一定要調整鍍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圍。PH<9時可用KOH調高;PH>10時,可用HP絡合劑(酸)調低。
(5)注意有害雜質的污染。雜質對HP鍍液有很大的的影響。經試驗,確定影響較嚴重的是:CN—、CrO42—、Pb2+ 和Fe2+。它們會使銅鍍層變暗和變黑;Zn2+和Ni2+對鍍層外觀影響不大。如鍍液一旦被有害雜質污染必須及時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