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鈹青銅零件電鍍銀的難點,對前處理工藝進行了改進。提出了以下較理想的工藝流程:超聲波清洗─電化學除油─鹽酸活化─堿煮─除膜─混酸腐蝕─化學拋光─鹽酸出光─氰化預鍍銅─預鍍銀─鍍銀─后處理(防銀變色)。采用該工藝后,解決了鈹青銅零件電鍍銀后鍍層結(jié)合力不好、容易變色的問題,保證了產(chǎn)品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鈹青銅;電鍍銀;前處理
中圖分類號:TQ153.16;TG1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227X(2010)04-0010-03
1·前言
鈹青銅材料具有很好的加工成型性能,經(jīng)過熱處理加工,其硬度、強度、耐蝕性和抗疲勞性能可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是一種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結(jié)構(gòu)材料,主要用作彈性元件和耐磨零件。零件表面通過鍍銀進行表面改性,可提高裝配中的焊接性能和組件的導電性能[1]。筆者所在單位的鈹青銅(QBe2)零件很薄,厚度僅為0.1~0.2mm,邊緣有許多細齒,表面處理工藝為鍍銀3~5μm。QBe2中含鈹量為1.8%~2.1%,含鎳量為0.2%~0.5%,余量為銅元素。在鍍銀過程中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零件表面腐蝕,尺寸變化大;鍍層出現(xiàn)小黑點,影響產(chǎn)品外觀質(zhì)量;鍍層與基體材料結(jié)合力差,鍍層起皮。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本身含有大量的鈹及鎳元素,在熱處理過程中,表面產(chǎn)生了一層暗紅帶褐色的氧化膜(其主要成分為CuO、Cu2O、BeO、氧化鎳等);另外,零件表面有大量油污,若熱處理前清洗不干凈,則氧化嚴重,所形成的氧化膜比較致密,采用常規(guī)的電鍍前處理清洗工序很難去除。
2·有針對性的工藝試驗改進
電鍍銀的主要工藝及配方采用常規(guī)的光亮鍍銀工藝,試驗的主要工作放在前處理以及電鍍過程中局部參數(shù)的改進上。
2.1 工藝流程試驗改進
根據(jù)理論分析認為,鍍層出現(xiàn)結(jié)合力差,起皮、起泡,鍍層有小黑點的問題,主要原因是:零件在加工前經(jīng)過熱處理淬火時效處理,表面產(chǎn)生一層致密的氧化皮,在后續(xù)機械加工過程中,出于防銹的需要,零件表面涂有一層厚厚的防銹油脂,在前處理過程中沒有去除干凈所致。
2.1.1 常規(guī)的鍍銀工藝流程
常規(guī)清洗─化學除油─強酸腐蝕─鉻酸鹽出光─鍍銀─后處理(防銀變色)。
該工藝在加工中存在如下問題:零件表面容易在強酸中被腐蝕,出現(xiàn)尺寸超差,材料失去彈性,零件在存放以及裝配過程中比較容易變色。
2.1.2 工藝改進后的鍍銀工藝流程
為了解決常規(guī)前處理中存在的問題,試驗了多種處理方法,并對處理后鈹青銅零件的表面色澤、彈性、防腐性能、尺寸作了比較,得出以下工藝流程:超聲波清洗─電化學除油─鹽酸活化─堿煮─除膜─混酸腐蝕─化學拋光─鹽酸出光─氰化預鍍銅─預鍍銀─鍍銀─后處理(防銀變色)。
2.1.3 工序說明
2.1.3.1 超聲波清洗
超聲波清洗介質(zhì)為西安康明超聲波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XC-1型中性超聲波專用清洗劑,濃度為5%,溫度為40~50°C,超聲波頻率為25kHz。
2.1.3.2 電化學除油
其目的是進一步去除干凈零件表面油污,工藝流程為:陰極除油3min+陽極電解反拔除油30s。電解除油工藝配方及操作條件如下:FM-3型弱堿性電解除油粉50g/L,溫度60~80°C,pH10.0~11.5。
2.1.3.3 鹽酸活化
采用30%的稀鹽酸溶液,在室溫下浸泡5~10s,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在除油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氧化物薄膜,為后續(xù)加工活化表面。
2.1.3.4 堿煮
在含500~550g/L氫氧化鈉與200~250g/L亞硝酸鈉的溶液中堿煮20min,使零件表面因熱處理而產(chǎn)生的氧化皮松動。
2.1.3.5 除膜
采用10%的稀硫酸溶液,在室溫下浸泡5~10s,目的是除去零件表面氧化膜。
2.1.3.6 混酸腐蝕
采用鉻酸鹽與硫酸混合酸液除去零件表面的熱處理氧化皮。由于零件表面經(jīng)過了堿煮、除膜工序,零件表面氧化皮已松動,在混酸中很容易去除,露出均勻、新鮮的基體表面,提高鍍層的結(jié)合力。工藝配方及操作條件為:鉻酐80~100g/L,硫酸25~35g/L,無機添加劑1.5~2.0g/L,室溫,時間3~5s。
2.1.3.7 化學拋光
為了提高零件表面鍍層的致密性,采用鍍前化學拋光的方法,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潔度。鈹青銅零件多為沖壓件,表面粗糙度Ra大于6.3μm,雖然滿足裝配的需求,但由于零件表面粗糙度較大,鍍銀后鍍層孔隙率大,容易變色。若采用機械拋光,零件容易變形。采用化學拋光則可以解決以上問題,表面粗糙度可達到Ra=1.6μm?;瘜W拋光工藝的配方與參數(shù)為:硝酸200mL,磷酸500mL,有機酸300mL,室溫,時間0.5~1.0min。零件入槽前必須干燥。
2.1.3.8 鹽酸出光
采用30%的稀鹽酸溶液,在室溫下浸泡5~10s,為后續(xù)電鍍加工活化表面,提高零件基體金屬與鍍層的結(jié)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