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電鍍銅需要有好的走位才能使零件低電流密度區(qū)被鍍層覆蓋,如果低電流密度區(qū)未被銅層覆蓋,在后續(xù)電鍍硫酸銅和電鍍鎳中,就會導(dǎo)致工件表面出現(xiàn)麻點等故障。低電流密度走位差主要原因有:
(1)鍍液成分不正常:焦磷酸電鍍銅液的成分與走位密切相關(guān),實踐表明焦磷酸銅在709/L,焦磷酸鉀在2509/L的范圍內(nèi),特別是鍍液的焦磷酸根與金屬銅的比例需要嚴(yán)格控制在6.8~7.0之間,可以有效的解決低電流密度區(qū)走位差的故障。
(2)鍍液中氨水含量高:鍍液中氨水含量也需要控制在適當(dāng)?shù)姆秶鷥?nèi),氨水含量過低時,鍍層發(fā)蒙,氨水含量過高,鍍液的走位變差。鍍液中氨水的添加通常需要霍耳槽試驗來確定,需要少加、勤加以避免鍍液氨水含量不當(dāng)。如果鍍液中因為氨水含量過高引起鍍液的走位差變差,可以通過加熱攪拌使鍍液中的氨水揮發(fā)從而使得氨水的含量降低。
(3)鍍液中添加劑含量不正常:有時為了使焦磷酸銅的走位好并具有光澤,通常需要加人一定的電鍍添加劑,同時添加劑需要通過霍耳槽試驗控制在合理的含量。添加劑含量過高,也會導(dǎo)致鍍液的走位變差。可以通過霍耳槽試驗判斷鍍液中添加劑的含量是否過高,如果霍耳槽試片看出鍍液的走位差,同時鍍液的成分和pH值又在正常范圍內(nèi),加入雙氧水處理鍍液后,鍍液的走位恢復(fù)正常。這種情況就說明鍍液中添加劑含量過高引起了鍍液走位差。處理這種故障是加入雙氧水,攪拌鍍液30min以上,再加入活性炭處理鍍液即可。